传送带模型7种情景分析

模型是吧。。。那就考量物体加速的距离,这样满足你传送带长度够和不够两个情况。

设:物体质量M、传送带摩擦系数μ、传送带速度V、传送带与水平面的角度α

模型考量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那一刹那开始,直到物体与传送带速度一致、或达到力平衡为止。如传送带不够长,则考量飞出传送带的初速度。

设物体在这段过程中通过的距离S,传送带长度设L

1、传送带上坡时:

物体对传送带的正压力=Mgcosα;

∴摩擦力=μMgcosα (方向上坡),此时重力的分力沿坡道向下,大小为Mgsinα

∴物体的上坡合力=Mg(μcosα-sinα)

∴物体上坡的加速度a=g(μcosα-sinα)

又∵V=at

∴加速时间t=V/g(μcosα-sinα)

∵S=?at?

∴ 带入上述元素得 S=V?/2g(μcosα-sinα)

如果S>L 则传送带不够长,物体加速时间 t‘?=2L/g(μcosα-sinα)

∴物体的最终速度V’=a√2L/g(μcosα-sinα)

如果S或V'的值为负数,说明传送带摩擦力不够,虽然传送带在上坡,但是物体受到的合力时网下坡的。

2、下坡时同理,就是摩擦力方向和重力的分力方向一致,a=g(μcosα+sinα)

3、水平的时候,带入0度角,公式依然成立。

叠放体、斜面、传送带问题专题

考点解析

一、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问题

⑴光滑斜面:物体无论上行,还是下滑,加速度均为a=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⑵粗糙斜面下滑:

①当gsinθ>μgcosθ时,物体能沿斜面加速下滑,mgsinθ-μmgcosθ=ma ;

②当gsinθ=μgcosθ时,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③当gsinθ

⑶粗糙斜面上行:mgsinθ+μmgcosθ=ma,匀减速上滑,a 沿斜面向下。

二、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问题

⑴传送带上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同样会出现突变情况

①滑动摩擦力消失 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

⑵传送带模型问题的一般解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其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③分清楚研究过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未知量。

三、叠放体的受力与运动问题

两个叠着放的物体,如果有相对运动,就有滑动摩擦力,如果是相对静止的,就可能有静摩擦力。摩擦力同样会出现突变情况,突变情境同样出现在速度相等时。

重点精析

一、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问题

例1一物体放在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向下轻轻一推,它刚好能匀速下滑。若给此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则它能上滑的最大路程是多少。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细线的拉力F=9.6 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 s绳子突然断了,求绳断后多长时间物体速度大小达到22 m/s.(sin37°=0.6,g 取10 m/s2)

二、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问题

例2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10 m的距离所需时间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2)

变式练习2一水平的浅色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和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与传送带不再滑动。试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例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0,从A→B长度为16m ,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 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求物体从A 运动到B 需时间是多少? (sin370=0.6,cos370=0.8)

变式练习3如图所示,传输带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皮带以10 m/s的速率运行,在传输带上端A 处无初速地放上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输带A 到B 的长度为16 m,则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为多少?

三、叠放体的受力与运动问题

例4如图所示,有一长度x =1 m、质量M =10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一端放置一质量m =4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物块在2 s内运动到小车的另一端,求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 是多少?(g取10 m/s2)

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 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1)施力F 后,要想把木板从物体m 的下方抽出来,求力F 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如果所施力F=10 N,为了把木板从m 的下方抽出来,此力的作用时间不得少于多少? (g 取10 m/s2)

同步作业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

摩擦.现用水平恒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答案:BC

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D

3.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答案:CD

4.一物体在斜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运动,斜面倾角θ可在0~90°之间变化. 设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问当θ是多大时,x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大?

本文来自作者[瑾萱心]投稿,不代表灯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qjxkj.net/news/1.html

(231)
瑾萱心的头像瑾萱心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瑾萱心的头像
    瑾萱心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灯塔号的签约作者“瑾萱心”

  • 瑾萱心
    瑾萱心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模型是吧。。。那就考量物体加速的距离,这样满足你传送带长度够和不够两个情况。设:物体质量M、传送带摩擦系数μ、传送带速度V、传送带与水平面的角度α模型考量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

  • 瑾萱心
    用户073004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传送带模型7种情景分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灯塔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