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强中干”与“色厉内荏”有什么区别?

1、区别: “外强中干”是“外表强壮,中心空虚”的意思。

2、“外强中干”与“色厉内荏” 这两个成语都有“外表上很强大、凶猛,实质上很软弱、空虚”的意思。

扩展资料:

色厉内荏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è lì nèi rěn,形容外表强硬,内心虚弱。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阳货》。

语见(先秦孔子门人《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

《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勋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礼仪,轻谩宰相,贱易上卿,而又诎节失度,邪谄无常,色厉内荏。”

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像类贤行,以取升进,容媚于上。”

宋.司马光〈论张田第二状〉:"(张)田资性险薄,色厉内荏,毁誉出其爱憎,威福发于喜怒。”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

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色厉内荏

“色厉内荏”和“外强中干”的区别是什么

外强中干比喻外表强壮,内里空虚的人。

成语拼音:wài qiáng zhōng gān。

成语解释:外强中干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外强中干”的原义是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

成语出处: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外强中干”。

成语用法:“外强中干”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成语示例: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强中干,精气内伤,神沮脉殚。”

外强中干造句

1、她看似冰雪聪明,其实不过只是外强中干罢了。

2、看他脚步虚浮,应该是个外强中干,虚有其表的家伙,没什么好怕。

3、别看他吼得那么大声,就是因为外强中干,才需要那样虚张声势。

4、你别以为他壮得像头牛,其实外强中干,常常生病。

5、你别以为他身体很好,医生说他外强中干,随时可能晕倒。

6、滔滔不绝的爆发着他空虚到只剩无知的外强中干的小宇宙。

7、超级大国貌似强大,其实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1、外强中干和色厉内荏都是指内外不符,但外强中干主在于形,是外表的强大,关于体型方面的;而色厉内荏主在于色,在于态度、表情之类。

2、色厉内荏”多用于书面语,“外强中干”则书面语、口语都能使用。

3、外强中干”与“色厉内荏” 这两个成语都有“外表上很强大、凶猛,实质上很软弱、空虚”的意思,但有区别。

扩展资料:

外强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色厉内荏

[ sè lì nèi rěn ]

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凶猛。荏(rěn):软弱。

本文来自作者[辜艺涵]投稿,不代表灯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qjxkj.net/news/1877.html

(30)
辜艺涵的头像辜艺涵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辜艺涵的头像
    辜艺涵 2025年08月12日

    我是灯塔号的签约作者“辜艺涵”

  • 辜艺涵
    辜艺涵 2025年08月12日

    本文概览:1、区别: “外强中干”是“外表强壮,中心空虚”的意思。 2、“外强中干”与“色厉内荏” 这两个成语都有“外表上很强大、凶猛,实质上很软弱、空虚”的意思。扩展资料:色厉内荏...

  • 辜艺涵
    用户081207 2025年08月12日

    文章不错《“外强中干”与“色厉内荏”有什么区别?》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灯塔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