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改成了“是人”。
2022年10月27日,有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记忆中,语文教材里这句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对此,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向澎湃新闻表示,课文所选自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古代传下来的文献记录中,孟子这句用的就是“是人”。
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
2022年10月2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事实上,关于“斯人”和“是人”的讨论,也并非第一次出现。
一位高中资深语文教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斯”和“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同,都表示“这”。不论是用哪个字,都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对于这两个字的争论,意义不大。
天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
焦中华 看白血病很出名的
找他最好6点之前等着挂号 他现在每周就看30个病号貌似
山东省立医院的中医科孙玉文教授看恶性肿瘤和对抗放化疗副作用很不错
找他的病人有一半是癌症患者,我带我爸去找他看病,遇到有几个晚期的吃他的中药3年多了还好好的,生活质量也很高
周一周四上午坐诊
老头医术医德都很好 很革命 每天提前上班 看不完病号不走
我去那天中午快1点了老先生才走
省立医院还有个徐敬才也不错 是国家名中医
楼主来分
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为什么改“是人”的解释如下:
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解释,课文所选自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课文所选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宋代朱熹《四书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经注疏》(汉代赵岐注),同样是“是人”,并非“斯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也曾表示,古代传下来的文献记录中,孟子这句用的就是“是人”。尽管“斯人”和“是人”这两种写法都符合古代语言表达习惯,但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文献记录写的就是“是人”,今人不能去替孟子立言,所以这句里应该是“是人”而非“斯人”。
天降大任于斯人改“是人”是根据中华书局出版的杨伯峻《孟子译注》核对后确认的,“这本书是研究孟子最权威的一本著作”,所以以此为准。从中国人民出版社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但“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拓展知识
“天降大任于是人”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这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原文节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本文来自作者[夏予宣]投稿,不代表灯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qjxkj.net/news/4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灯塔号的签约作者“夏予宣”
本文概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改成了“是人”。2022年10月27日,有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记忆中,语文教材里这句是“...
文章不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改了吗》内容很有帮助